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400-806-1288

电话: 0516-85770055|地址: 中国 · 徐州新台子工业区

产品中心

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

马桶 浴缸

考研三次读博七年的他成为最年轻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!

来源:ayx爱游戏官网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13 01:55:12

产品介绍

Product introduction

  来源:科研SCI绘图、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、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、清华大学等

  6月24日,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在京揭晓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南方科技大学校长、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。

  据悉,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,于2000年首次颁奖,主要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,或者在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,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杰出科学家。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颁发是科技界的盛事,每年获奖者不超过2名。

  自设立至今,共有37位科学家获奖,平均岁数超过了80岁,而61岁的薛其坤院士成为这一奖项最年轻的得主!

  1962年,薛其坤出生于蒙阴农村,小时候家里穷,农忙时不上课,父母平时都忙着下地种田,哪有时间管你读不读书?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,1980年,18岁的薛其坤还是顺利考进了山东大学。

  大学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曲师大物理系,一心想报考哈工大的研究生,结果高等数学只考了39分。

  落败的他憋了一口气,回到学校一边教书一边苦读。两年后,报考中科院物理所,这次更惨,物理只考了39分。

  连续两次落榜,对他的心理打击非常大,周围人也劝他别固执,可他还是鼓起勇气考了第三次,终于考入中科院物理所。

  1990年7月,薛其坤硕士毕业,获得理学硕士学位。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研究所,攻读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。人家读博士,5年,他却花了整整7年。

  其实在硕士毕业后一两年,他一度想放弃自己的科研生涯。那时身边许多人下海,每天看起来都特别充实。薛其坤却不知道该做什么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。

  当时,薛其坤在北京读研,妻子和孩子在山东生活,他想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,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,看到人家都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,自己的前途在哪儿都不知道。直到有一天,导师陆华的日本同学来华访问,相中了薛其坤,便安排他去日本留学。他的人生才由此迎来转折。

  薛其坤对日本的岁月记忆犹新, “那时候,每天就是三件事,吃饭、睡觉、搞科研。 有时困得坐在马桶上都能睡着。”在日本学界,樱井利夫治学以严格著称。这位导师要求薛其坤一周工作6天,7点来实验室,11点之前不许离开。不管刮风下雨,必须准时到达。

  薛其坤在日本语言不通,作息严苛,让薛其坤感觉异常孤单,跟家人通电话,几乎要落泪。

  有一次,上幼儿园的儿子,在电话里给他背刚学到的课文:“我是中国人,我爱自己的祖国…”听着儿子稚嫩的童音,薛其坤忍泪振作了起来。

  他起早贪黑做实验,实在感到疲倦了,就躲进厕所里小眯一会儿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1995年,他取得一个科研上的重要突破。导师樱井利夫奖励他去美国,做一个20分钟的学术报告。结果这20分钟的学术报告,又给他逼出一项技能。

  薛其坤的英语口语非常差。甚至没办法完整说一段话。他就把演讲一字一句抄下来,专门找了一个房间,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训练,从头到尾,模拟了80多遍!他不但纠正了发音,还把演讲进度控制在秒上,连每一个单词做什么手势,他都练习到位。果然,报告结束时,现场爆以雷鸣般的掌声,所有学者都前来祝贺他。当时那份成功的喜悦。

  这段艰苦的求学经历,重燃了他对科学的好奇心、对工作的热爱、对科研的责任,还促成了超刻苦的学术精神。

  回国后的薛其坤,已经完全像变了一个人。20年间,他几乎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和周末。

  1998年8月,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,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,担任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。

  1999年3月,担任凝聚态物理中心SF4研究组组长。9月,担任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。

  2004年6月,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。同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。

  2006年4月,他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,担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系副主任(-2010年6月)。2008年,担任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。、

  2010年7月,出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、物理系主任(-2013年3月)。2011年,出任临沂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。

  2013年3月,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、科研院院长、理学院院长、物理系主任(-2013年5月)。5月,任清华大学党委委员、常委、副校长 。7月,任清华大学委员会委员、常委 。

  20年如一日的坚持,如果没有对学术的专注,没有与科研成果的较劲儿,这种生活就会苦不堪言。但薛其坤感到无比快乐。

  在薛其坤看来,他最缺少的就是时间。2013年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,薛其坤和他的团队花费整整4年时间。

  “就我了解,全世界从事实验物理研究并取得重要成就的人无一例外是刻苦的。 ”他平静地说。

  清华大学物理系前系主任朱邦芬院士对他的评价是“其坤成长在贫困的沂蒙山区,少时的艰苦生活练就了他特别能吃苦的坚韧性格。他遇到过许多困难,但总是乐观面对,我把这总结为他的情商特别高”。面对好友的评价,薛其坤笑言:“我自然也有许多不如意的时候,但真觉得没什么过不去。也许与情商有关系吧。”

  薛其坤每月都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,并且要参加项目申报及各类评审活动,管理科研团队,还担任了学校的行政职务。这一切都需要一些时间。“我正在努力寻找一个支点,在不减少科研工作有效性的同时,在别的方面也能作出贡献。如果有一天,我发现行政工作影响了科研,我想我会毅然决然地选择辞去。”他说。

  钱学森曾经提出“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”的沉重问题。对此,薛其坤说解答“钱学森之问”的症结仍在于时间。

  “科学就是科学,来不得半点马虎,人才的培养也要循序渐进,不能有丝毫的跃进。我们曾经历了特殊的时期,像我这一辈人接受正规的系统科学训练已经很晚,所以我们应该比别人更加刻苦弥补这个差距。”

  薛其坤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他的学生身上。他说, 这一些孩子们从小受到了完整的科学训练,所以他常要求他们把实验技术做到极致,基本功练扎实了才能有更大的成就。

  他告诉学生,“7—11”的生活不是谁都可以。你若不能深入其中,这样的刻苦便是一种痛苦,最终会让人崩溃;你若进入了这个科学的世界,便能从中获得很多快乐,这样的坚持便是一种享受。

  “当你的实验数据比别人更准确、更漂亮时,那种快乐,你能体会吗?当你把一个复杂的庞大的仪器用得像骑自行车一样熟练时,那种自如,你能体会吗?当你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时,那种骄傲,你能体会吗?”说这话时,薛其坤脸上带着笑意,身体微微前倾,有些急切地望着记者追问道, “你能体会吧?”

  博士生冯硝和记者说,学生们从薛老师这里获得最多的是他对科学的态度和理念。“老师常跟我们说,你们别为了发文章来做实验,你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把某个科学问题搞清楚而已,并通过这一个过程培养你们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。”

  在执教的过程中,他要求学生有“工匠精神”,要不顾一切追求极致。“必须要把功夫用到细节上。来不得半点马虎。”

  有一位学生,要根据几年科研成果,写一篇很重要的论文。结果,薛其坤一看就晕了:“这个学生英文写作水平,居然跟我的口语一样差!”

  他把论文发回给那位同学:“你先认线遍,每改一次,存一个新版本。”第二天,他收到学生邮件,发现有两个文件,隔存才1分钟,那可是七八页的论文啊!这下可把他给气坏了。他马上把学生叫到办公室,从语法错误,到句间逻辑,一个词一个词带着他改。“回去之后,你继续改,第一遍查语法,第二遍查用词,第三遍查段落间的逻辑联系,第四遍看整个行文的思路…”

  小到每篇论文的标点符号,大到操作仪器时的手法习惯,他对所有学生都如此严苛。

  “不真心热爱,你就吃不下来那份苦。好的科研团队才能催生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和科学家,做科研不能‘单打独斗’。即便你将来不做科研,与人交流、沟通和团队协作,也是你终身受用的素质。”

  虽然自己的学生里,也有人中途选择放弃,最终去了别的行业发展。对此,薛其坤表示尊重。“只要你勤奋、执着、专注,就不会在世上一事无成,理想没有高低、贵贱之分,只要他真正做出一番事业,我愿意衷心地祝福他们。”

  2013年4月份的时候,我们这个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成果被报道,我是非常地高兴。我的竞争者,当时也在做这个实验,但是他们没做过我们。

  在问我问题的时候是带着一种质疑的眼光,他说你的数据这么漂亮,你肯定你的学生或者你没对这个数据做任何的处理吗?当然我有自信,没有。

  因为这是多少年来,我这个团队一起努力,追求极致,认认真真,不分白黑,奋斗的成果。过了一年零四个月以后,日本在这样的领域的顶尖的一个研究组,美国顶尖的一个研究组,重复出了我们这个实验。他们过了一年多在我们报道以后,才重复出来。所以当我们这样一个新发现的,重要的物理效应经受到了时间的考验,经受到了甚至是竞争者的考验的时候,那给你带来的那种喜悦和幸福是无以复加的。

  假如我训练学生不是严谨的,我们这个学生的数据是重复不出来,或者是假的,你在这里声称你做了一个重大发现,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理效应,可以写到教科书中去,如果这是假的,那对我的损伤可能就是巨大的。

  我现在五十多岁了,我们用一个物理概念,惯性来比喻的话,尽管我的身体的惯性不是很大,但是我的内心,我精神上的惯性很大。

  我停不下来,我想用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和这种精神去克服新的世界难题。其中一个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高温超导,这是一个物理学的世界难题。

  我想通过这种最挑战的科学研究,我们培养最优秀的人才。如果我们每个人,都在这种追求极致的过程中享受到幸福,每个人都用追求极致的态度去对待你的工作,我想我们的国家,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。

  最后呢我想用一张照片结束,这张照片是在两年前我看到的,我一直记得它。各位明白2015年的也门战乱吗?也门战乱的时候,我们有很多中国人在也门,在撤出这些中国人的时候,我们中国派了我们的“临沂”号,我老家是临沂,“临沂”号的军舰把他们撤出来。这次撤出的时候记者拍了一张照片,你看看,我们这个很有自豪感的小朋友,这个很高兴的小朋友。

  一个国家的强大对你来讲有多重要,所以呢我就希望在座的各位,把你的能力发挥到极致,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做贡献。

  “我愿意期待将来某一天,做科研,也能成为年轻人的偶像。它不再是和贫困、枯燥挂钩。你不能让一个人饭都吃不饱,而去奋不顾身地参与科研。

  这个世界上的偶像有很多种,不一定非要是唱歌、演戏,每个职业都能成为偶像,年轻人对偶像的崇拜,也可以变得多元化,科学家,也能有光彩。”

  除了是一名科学家,薛其坤还有一个身份——新晋“双一流”南方科技大学校长。角色发生转变,这需要他将重心向行政管理倾斜,对时间作出精准的切割,更多时候还要思考和谋划学校的未来,薛其坤要承担的工作和责任更重了。

  2020年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后,他通过制定“明德求是、日新自强”的校训,确立了南科大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,提出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的“三三五方略”,带领学校成功入选“双一流”,成立首个与国际著名企业合作的卓越工程师学院,不断推动南科大迈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。

上一篇:【48812】涂鸦连载 老庄的愿望照进了梦想-68

下一篇:【48812】马桶为什么叫“马桶”?